Targeting a generation of students considered spoiled and selfish, a Chinese college runs a morality bank to encourage good deeds.
针对被惯坏和自私的一代学生,中国一所大学开办了道德银行来鼓励好人好事行为。
文中的morality bank就是指道德银行,是储蓄学生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银行,仿照银行的形式,学生把自己在学校、社会、家庭的出色moral behavior(道德行为)兑换成肯定的morality coins(道德币),存入道德银行,如有不好的的behavior custom(行为习惯),将消费肯定的道德币,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好的道德行为习惯。
2007年十月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成立的湖南高校第一家道德银行中,推行了有约束性的考评管理机制。参照银行运作模式,将学生参加的volunteer service(志愿服务)、good personalities1 and good deeds(好人好事)等以道德币这一virtual currency(虚拟货币)的形式,记录在学院开办的道德银行的deposit books(存折)上。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道德币,成为我们的morality assets(道德资产)。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学年至少要存满10个道德币才有资格参与评优评先,申请奖学金、助学金,申请入党等。
据悉,目前全国虽然也有不少道德银行,但将它上升为这种rigid index(硬性指标)的,现在只有城南学院一家。据学院方统计,现在道德银行已有储户一万一千多名,除去不参与考评的大四学生,其他学生都参与了该项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