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就有肥差、瘦差之分。官场之肥,肥在中饱私囊;商场之肥,肥在垄断福利;娱乐之肥,肥在眼球效应。若捞得一肥差,恐怕你不想让口袋鼓都难。英语中,俚语gravy1 train指的就是肥差、美差、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赚钱的工作。
肥差之肥,说白了,就是油水大。看来,这gravy(肉汁)倒也能和汉语中的肥对应呢。
据载,gravy train最早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,本意指可以赚钱的火车,由那些终日与火车交际、四处漂泊的流浪汉创造而来。对流浪汉而言,假如能搭乘上一辆长途火车,他们几天的生计就不需要愁了,最起码能保证有地方睡,有东西吃(当然包含靠乞讨和顺手牵羊等多种办法啦)。
后来,伴随时间的推移,be on a gravy train/to ride the grave train渐渐引申为工作清闲、外快却不少的职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美国,有一种狗食也叫做 Gravy Train。加水搅拌之后,这种狗食就变成了一种棕色的液体,看起来确实像诱惑的肉汤。
看下面一个例句:Many government official in America is on the gravy train.(美国政府不少官职员作清闲却薪水非常高。)